一、聚合催化技术
具体研究方向分为:钛基催化体系、铬基催化体系、单活性中心烯烃聚合催化体系和复合型烯烃聚合催化体系。钛基和铬基催化体系的研究是基于我国当前聚烯烃工业的现实需要,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打破国外专利技术壁垒,完成国外引进的新一代主流聚烯烃工艺(如Unipol、Innovene、Borstar等)的催化剂及相关配套技术的完全国产化替代,改变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单活性中心和复合型催化体系等是目前最前沿的聚烯烃催化技术体系,旨在紧密结合聚烯烃工艺和高性能聚烯烃树脂的发展,目标明确地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为我国下一代聚烯烃高效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储备技术。
二、催化聚合工艺及过程工程
在催化体系的研究和催化剂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以产业化应用为目标,在充分利用成熟主流装置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研究经济高效的新型催化剂产品制备工艺方法及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以及高性能聚烯烃树脂与材料制备的成套工艺技术。阐明在催化剂制造和烯烃聚合过程中物质运动、传递和反应及其相互关联关系,创建高效清洁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解决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过渡中的工程性、过程性瓶颈问题。
三、聚烯烃高性能化与改性加工技术
以催化合成技术为基础,结合聚烯烃材料应用性能需求和加工技术特点,调控聚烯烃材料的基本性质,开发分子量分布、粒度、灰分、分子间缠结结构满足特定要求的专用树脂和树脂牌号,实现易加工、好扩大、可重复,实现聚烯烃材料的高性能化。重点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难加工的特点,发展军民多用途纤维专用树脂及配套加工技术,提升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蓄电池隔膜专用树脂性能,攻克铁路、公路桥梁用高耐磨、高抗冲垫片专用树脂技术难题。
四、聚烯烃树脂结构性能表征分析
本方向具体的研究是通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结构表征,并与树脂性能性质的关联,结合树脂用途和应用性质与性能的要求,得到理想或者符合期望的目标树脂结构,与催化剂进行联动开发,在进一步进行催化剂表征的基础上,对催化剂进行构效关联,建立催化剂结构与聚烯烃树脂结构及性质之间的对应关系。
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手段,结合理论化学、计算化学、分子动力学、分子模拟等领域的先进成果,对催化剂与聚烯烃树脂之间的结构-结构关系/结构-性质关系进行研究,树脂改性加工后的性能测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品的结构和性能测试分析,构建聚烯烃催化及高性能材料表征分析技术平台。